“管理”是建立在合法的、有報酬的和強制性的權力基礎上的,但是“領導”更多的是建立在個人影響權和專長權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礎上。
首先,領導者必然會有部下或追隨者;
其次,領導者擁有影響追隨者的能力;
再次,領導的目的是通過影響部下來達到企業的目標。
因此一個人可能既是管理者也是領導者,但并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能成為領導者。
合格的管理者運用的是領導的方式,不合格的管理者則是運用管理的方式。單純的管理者能管理的只有自己,但他可以通過自己的專長權和影響力去影響別人。只有做到管理自己,影響別人,這才是合格的領導者。
可見,管理者的核心準則就是:只有被領導者成功,領導者才能成功。
走上管理崗位通常是兩條通道,一是有特殊的專業技術能力同時被委以管理的責任,第二,在管理方面展現了藝術的能力和魅力。當然,也有二者兼備的人才,但微乎其微。
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需要遵循以下準則:
用韋爾奇的話說就是:“在你成為領導以前,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長有關。當你成為領導以后,成功都同別人的成長有關。”
擁有最好球員的球隊并不總是贏得最終的勝利,但同等條件下,獲勝的幾率要高,作為管理者,你應該去創造這個或者優于這個條件或者環境。這也就是說,作為一個管理者,你不是讓你自己變得更強,而是要讓你的員工變得更強,變得更會協同。
五. 學會分享工作的成績
當你成為一名領導以后,有時不免會有這樣的沖動,你想說:“請看看我做出的成績。”當你的團隊表現出色時,你希望把功勞都歸到自己頭上。
擔任領導并不意味著給你授予了王冠,而是給你賦予了一項職責——使其他人身上最好的潛質發揮出來。為了實現這個目標,就必須讓你的員工信賴你。共同分享工作的成績。獨樂樂,與人樂樂,孰樂?
要想獲得員工們的信賴,領導們也應該賞罰分明、以身作則。絕不能霸占自己手下的成就,把別人的好主意竊為己有。應該有足夠的自信和理智,不需要媚上欺下,團隊的成功就是對自己的認可,或早或遲而已。
六. 善于傾聽并敢于承認錯誤
七. 正視相反的意見和建議
管理者應該是管理自己,影響他人,成就他人。希望身為管理者或者即將成為管理者的人們以此共勉。